聯成電腦分享:跟嘉玲走過那些人生關卡,4個出社會被貼上的殘酷標籤

文、Shannon Lai

前陣子在眾人熱淚及不捨中播畢的《俗女養成記2》,再次刮起一股「俗女」炫風,觀眾每週跟著大小嘉玲一同走過那些你我或許也曾經歷過的人生關卡,讓人不只周周準時收看,把全劇追完,還把之前看過的《俗女1》再找出來重看一遍,可見對此劇的著迷。

在第一季播出時,導演嚴藝文在一篇專訪曾說過:「《俗女養成記》不是勵志故事,也不想講什麼大道理。這比較像是一個和自己和解的故事,就是你可以跟那個不成材的自己和解,跟她握個手說:好了沒關係,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於是,這樣一個真實面對自己不完美的陳嘉玲,深深吸引住大家,因為那樣的人生徬徨我們都曾有過。

社會框架下的負面標籤:大齡、失業、失婚

在第一季39歲的嘉玲在前男友婚宴上,周遭朋友都已成家立業,在宴席上談婚姻、談小孩,「一事無成」的嘉玲在桌上顯得格格不入,同桌友人更是道出「女生就算沒工作,也要有家庭!」的說詞。

在華人社會裡,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又當如何如何…將每個人在每一個時間點都配置好任務,若是無法達成,身上就會立刻被貼上負面標籤,向世人詔告你是這社會的魯蛇(loser)。

而面對「負面標籤」這樣的恐慌,不用四十才有感,相信要奔赴三十的你也會深有體悟,因為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漸漸不再有犯錯機會,如劇中說的:「20歲喝醉酒是可愛,40歲喝醉酒是可憐!」而《俗女養成記》即是一個告訴我們面對社會貼上的種種「負面標籤」,我們可以怎樣跟他共處的故事。
Photo credit:Pexels

別再隨便拉警報,自己嚇自己

當陳嘉玲決定掙脫社會框架,決定辭職也跟前男友取消婚約,追尋內心渴望已久的自由及做回自己後,首先就是先撞得頭破血流。在面試新工作的時候,面試官即給嘉玲致命的一擊:「我們也很尷尬,說妳年輕又不夠年輕,說資深也還不夠資深,妳願意跟那些年輕人一樣,一個月3萬5,假裝妳今年是25歲嗎?」

那些明明對自己工作有諸多抱怨,最後仍是妥協留下的人,都和最初的嘉玲一樣,即使在職場備受打壓,也不敢輕易離職,就怕自己找不到工作。可是就像劇中嘉玲從小就害怕的「鬼屋」最後卻成了她最愛的家,許多事情因為貼上標籤,所以我們就自己嚇自己,還沒做就先喪失自信,以嘉玲的故事來說,她放棄台北的一切,回到家鄉買房、從事她有興趣的英文導遊工作、身邊還有一路陪伴她的青梅竹馬,又何嘗不是活成另一種別人嚮往的生活。

都去做吧!別什麼都沒做就已經老了

《俗女2》裡嘉玲的爸爸突然生病倒下,才感嘆道:「年輕的時候,爸爸想做的事情好多好多卻都沒做,想說還有時間慢慢來,怎麼知道時間一下就過了,才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做就老了,身體也撐不住!」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你有認真想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是怎樣的嗎?還是任憑那些想法在腦海中劃過去,反正人生還長,不急著探究這些?然後,到了有一天,你突然驚覺時間已流逝這麼多,想抓住什麼才發現自己沒時間了。嘉玲也一樣,可是她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己,努力開拓自己人生的下半場,勇敢做出每個符合自己心意的決定。所以別再猶豫,都去做吧,別什麼都沒做就已經老了!
Photo credit:Pexels

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吧

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無缺,好比一路以「淑女」之姿長大的表姐育萱,人前看似光鮮亮麗的貴婦形象,背後是被先生家暴的無助太太。沒有人是無懈可擊的,接納自己的不成材,拋開那些因世俗眼光而生的執著,你可以妥協一點點。這樣的妥協不是要你消極的「撤退」而是積極的「轉進」,是「轉個身繼續向前進」的意思,如果人生領土有塊被佔領了,沒關係,你可以轉身再去搶佔另一塊。

追完兩季的劇集,還是最喜歡《俗女養成記》第一季劇末,嘉玲說的那段話:「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我們都該向陳嘉玲一樣,練習坦然面對自我,接受自己的渺小脆弱,做出的每個決定不是因為要討好誰,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人生裡已經太多的現實和殘酷,別再賭氣和為難自己,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吧!

Photo credit:Pexels

文章轉自聯成電腦知識專欄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989

聯成電腦分享:4個你必須擁有的職場人脈

文、Shannon Lai

關於「人脈」,不少人有負面印象,認為那是一種刻意經營的人際關係,少了一點純粹。但在職場路上,若想走得舒坦,除了自己的能力要好,好的人際關係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就說了:「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則要依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

職場上的關係多半建立在利益之上,人脈更是通過利益交換連結而成,不僅是對方要有能力,自身也得要有可以讓人認可的價值,可以互相支援的人脈網才會變得更緊密。然而,我們到底需要經營什麼樣的人脈呢?

務實主義者

如果你是天馬行空、腦中有一堆點子想去實踐的人,身邊肯定需要一位務實主義者,在你天花亂墜,思緒游離在美好想像時,將你拉回現實。對未來有想像很好,但務實主義者能在你勾勒出的美好藍圖裡,理性分析出實際層面會遇到的層層關卡,同時給予符合實際的解決方案,讓你的點子可以落實,而不是空談。

Photo credit:Pexels

潮流人士

但要是你的個性沈穩,喜歡穩紮穩打的話,倒可以試著認識一些潮流人士。潮流人士除了常有與眾不同的思維跟點子,對於新事物也都是抱持著樂觀開放的態度,他們好奇心強,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當然要一直勇於嘗試,接納不同的創新想法,才能走在最前端。所以經營此類人脈,不僅能獲得最新資訊,讓你擁有不同視野,甚至也會為你帶來意料之外的機會。

成功範本

假如你目標明確,對自己的職涯已經有長遠規劃,那在該產業累積人脈絕對至關重要。不妨找一位業界或者公司的成功人士作為榜樣,向他們學習,這裡不是要叫大家去巴結主管還是上司,而是經由認識產業中的佼佼者,了解他們走過的路,面臨過的考驗,這些經驗談都能化作你成長的養分,讓你少走一點彎路,同時這類人脈因為身處產業中較高的位置,通常也能掌握第一手情報,讓你獲得更多資訊。

Photo credit:Pexels

跨界人士

職場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總是更樂於結識與自己志同道合、背景相近的夥伴,大家的生活圈、交際圈都相距不遠,相處起來總是和樂融融特別有話聊,尤其在士氣低落時,因為對彼此背景的熟悉還能互相取暖,時間久了我們便習慣這種同溫層的氛圍,排斥打入別的社交圈。

但透過異溫層的視角,才能提醒你一直忽略的地方,讓你避開盲點,不受限單一的思維模式,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時下不少跨界合作的聯名商品,即是最好的例子,上至精品品牌下至超商、手搖飲,跨界合作比比皆是,都是為了在這變化萬千的時代,追上消費者求新、求變的腳步,關於跨界人脈的經營肯定是不容小覷。

介紹完以上四種職場上值得結交的人脈,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本身,如果你的個性封閉不願敞開心胸接納別人,你永遠也不知道這些人脈是何其珍貴。所以,請拋下所有預設立場和小心翼翼,帶著好奇心去接觸人群,運用洞察力觀察對方,這些蛛絲馬跡都會給出線索,使你可以自然地和對方談話。當然,所有「人脈」都是建立在有意義的連結,而非濫竽充數,「人脈」的經營法則絕對是重質不重量。

文章轉自聯成電腦知識專欄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969

聯成電腦分享:後疫情時代,不做職場隱形人

文、Shannon Lai

雖然疫情趨緩,大家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但變幻多端的病毒,實在讓人防不勝防,稍一不慎,控制住的疫情便會急轉直下,也是在這樣一個後疫情時代裡,公司的運作更顯艱難,被大環境不景氣影響,這一兩年許多企業裁減人力,甚至是解散公司。

疫情之下,找工作本就極為不易,若想保住自己的飯碗,只會埋頭苦幹是不夠的,你得讓上司主管看到你的努力,看出你對公司的貢獻。試想有天因疫情不穩,公司難以繼續維持,在存亡之際只能做出人事異動,平日那些公司裡的「隱形人」大概都榜上有名,正因為主管幾乎想不起這人,更別說記得這些人的工作表現,他們幾乎不需猶疑就能做出決定。

不想成為職場隱形人,就要學會如何在老闆主管面前「現出真身」,提升自己的存在感,這可以從以下幾點做出改變:

準備充足,做事N+1

N代表公司交代給你的工作,1就是完成本分工作之外多做一點、多想一些,讓人知道你對自己的工作做了充分準備,並且願意付出更多心力,不只把事情「做完」,而是「做好」,怎麼不令主管對你印象加分。

前陣子因應政府宣布微解封,彈性開放某些公共場所,像是餐廳內用可適度鬆綁,聽到這消息,服務業真是大喜過望,但是比較細心的人,就會立刻想到要同時兼顧防疫,又要符合民眾期待,其中的彎彎繞繞,真的沒有這麼容易。

朋友Annie即是這樣一個未雨綢繆的人,身為餐廳領班,她的主管要她提出一份因應微解封的現場規劃方案,說真的這場疫情帶來太大的衝擊,許多狀況都是以前從來沒有遇過的,相當考驗臨場反應能力。

可是Annie卻鉅細靡遺地條列出注意事項,從基本的店內動線安排,按時清消,到人朝眾多戶外等候區的配置,和等待外送的人動線怎麼錯開,避免群聚,又若是碰上夏季的午後雷陣雨,店外會積水,雨備方案又是什麼…主管看到這麼一份詳盡又仔細的報告,自然相當滿意,對Annie的印象又更好了。

Photo credit:Pixabay

不做無法讓人記住的角落生物

除了多做準備,讓主管知道你做事周全,你也必須多多凸顯自己,展示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和企圖心。因為會被當成隱形人,有一原因即是工作表現太過平雍,沒有過人之處,沒有亮點吸引人注意。若你總是縮在角落當角落生物,想著無功無過,低調就好,是無法讓上司記住你的。

建議找尋一項自己的專長或技能,多多耕耘,讓大家知道你有這方面的長才。好比我一個堂妹,雖是法律系畢業,最後卻是進了金融業工作,碰巧她的部門有時會有一些銀行法規的案子需要處理,因為與所學相關,做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交付工作,在主管那當然贏得青睞。

擴展交際面,多宣傳自己

人際關係也是經營職場存在感的重要一環,過於封閉的交友圈,無法讓你走進大家視線,即使自身表現多麼傑出,卻無法吸引高層注意,並且在大家都對你感到陌生的情形下,也失去了被談論的機會,錯失更好的職業升遷。

自詡是匹千里馬的人,肯定都盼望遇到懂得欣賞的伯樂,但別忘了遇到伯樂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你有沒有在平日的相處上,讓周遭的人知道你作為千里馬的能力?透過平時和同事的互動,多多展現自己的優勢,有時在同事間的好人緣,會在無形中為你帶來推波助瀾般的助力。

Photo credit:Pixabay

聰明工作,不落入雜事泥沼

辦公室裡還有一種很容易陷入「雜事」泥沼的隱形人,什麼跑腿、影印、買咖啡的瑣事都由他們一手包辦,要說沒存在感,這種時候在同事間的存在感又特別強烈,可惜都無法被高層記得,因為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無法讓人眼睛一亮。

與其被繁多的雜事壓得喘不過氣,不如學著聰明工作,按輕重緩急安排工作次序,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不是照單全收而是揀擇,挑選那些於自己有益,且主管認同的工作項目,這樣才能讓主管的目光放在你的身上,對你另眼相看。

Photo credit:Pixabay

文章轉自聯成電腦知識專欄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956

聯成電腦分享:結束WFH你準備好了嗎?

文、Shannon Lai

隨著台灣疫情逐漸趨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警戒降級,大家終於可以稍稍鬆口氣,諸多禁令也得以規劃解封,其中與上班族們最息息相關的,莫過於居家辦公「Work From Home」的上班型態將逐漸結束。

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人們改變生存方式,讓原本的生活產生了劇烈變化,舉凡外出全程配戴口罩、企業遠端辦公、學校遠距教學等等,都已深入我們的日常。雖然能夠慢慢解封,讓人興奮不已,但對於剛習慣防疫新生活的人來說,一切回復以往,又好像讓人適應不來。

根據調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於疫情結束後要重返辦公室的員工來說,反對比例皆偏高,畢竟在這段防疫期間因遠距工作所獲得的自由和彈性,彷彿為大家帶來新的工作可能,員工不願重返辦公室似乎一點也不意外。

恢復原本的作息,早晨不能再拖拉

這陣子企業配合防疫實行居家辦公,有一大重點就是避免群聚,所以大眾運輸也紛紛減班,目的就是降低乘載。於是,大家乖乖居家辦公,早上免去了擠公車、趕捷運的匆匆忙忙,住比較遠的人,一天甚至可以省下一兩小時的通勤時光。

但隨著WFH結束,大家也要開始收收心,準備恢復以往的工作狀態。早上不能再拖拖拉拉拉,在床與電腦之間的距離拉扯,最好在回去公司的前一天提早休息,避免回去第一天就遲到,讓自己養足精神,呈現最好的樣貌。

而除了作息時間要調整,在家期間無需配戴的口罩,回到辦公室也要重新戴上,畢竟防疫不能鬆懈,即便在日益炎熱的天氣,全日配戴口罩實在苦不堪言,但為了防堵疫情再度升溫,我們絲毫不能馬虎。

Photo Credit:Pixabay

收拾自己,找回最佳狀態

相較於居家上班的隨性,無需化妝打扮,除非要開視訊會議,不然穿著睡衣,頂著一頭剛睡醒的亂髮,愜意展開一天又何妨?可一旦回到辦公室,除非你本來就以不修邊幅的形象行走江湖,不然適當的整理一下門面,絕對是必要的。

如果這段居家期間,因為沒有上下班的規律作息,宅在家又放寬心地吃,又沒配合適當運動,「體重三級警戒」的人,也要抓緊時間調整體態。建議睡前拉拉筋,做點伸展操,不僅可以放鬆緊繃的肌肉,也能緩解重返辦公室的焦慮感,保持清晰的思路,迎接下個工作挑戰。

複習你的工作進度,滾動式修正

而居家辦公期間,因為配合防疫而延宕的工作,如今隨著各行各業慢慢解封也都要重新上軌道,即使之前開過線上會議討論,也需要追蹤最新進展,看看是否隨著防疫政策變動,業務上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所以建議返回公司前,檢視一下自己的工作進度,避免回到辦公室參加的首場會議,上司問起工作情形卻一問三不知,給人一種沒有用心工作、不負責任的不良印象。
Photo Credit:Pixabay

換個環境透透氣,面對同事不害怕

對於個性內向,本就不善交際的上班族來說,在家遠端工作真是一大福音,不僅可以免去不必要的交談,也無需忍受長時間與他人共處的焦慮,可以全心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不必疲於應付閒雜人等的社交應酬。

可是如今因防疫有成,社會逐漸回到正軌運作,本應開心的一件事,但一想到要回到整日跟同事面對面接觸的日子,又忍不住憂心起來…其實,職場上要跟每個人都處得來是很困難的,所以放輕鬆,回去辦公室,就當作是久居在家,換個環境透透氣,再說防疫優先,我們仍然要減少不必要的社交行為。

即將結束居家辦公的人別感到可惜或無奈,調整好上班心情,積極面對工作才能快點找回自己最佳的工作狀態。另一方面,也別忘了確實做好防疫措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這樣我們離完全回歸的正常生活才能越來越近。

文章轉自聯成電腦知識專欄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943

聯成電腦分享:追夢吧!找到人生中的幸福感

文、Shannon Lai
隨著疫情升溫三級警戒延長,不能外出的日子,很適合待在家裡選部好劇打發時間。日前才追完的韓劇《如蝶翩翩》,獲得網路上一片好評,劇情暖心感人,在日益嚴峻的防疫氛圍下,很適合宅在家裡,點開影片舒緩一下緊繃的心情。

《如蝶翩翩》是在講述一個極具芭蕾天賦,卻陷入低潮的天才少年采祿,遇上年屆七十的德出,一個夢想跳芭蕾卻難以實現的老爺爺,兩人在追求夢想的路途上相互砥礪,從陌生到相互扶持的故事。劇情除了描述追尋夢想之外,也有不少細膩的親情刻畫,是一部不張揚卻感動人心的療癒好劇。

追夢不怕晚,去做所有你想做的事

第一集德出去療養院探望老友時,臥病在床的老友對他說:「你心中有沒有懷抱什麼夢想,趁著腳還有力氣,神志還清醒的時候,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這句話讓從小有著芭蕾夢的德出,萌生追夢的念頭。我們總覺得來日方長,當日子一天一天走到最後,我們才驚覺時間怎麼剩這麼少,而想做的事卻已經無力完成…

等到德出終於鼓足勇氣決定奔向夢想時,卻引來周遭所有人的質疑和反彈,但他不改追夢的決心,後來采祿問他,為何不顧所有人的反對,這麼堅持跳芭蕾,德出說:「我活了這麼久才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不是兩次,老實說我不怕被反對,我真正害怕的是,我某天想做卻做不了,或是記不起自己想要做什麼,所以我很珍惜現在這一刻。」

是啊,人生只有一次,逝去的時間不會再回來,可是為什麼我們卻總是躊躇,不願向前邁出一步,哪怕是要面對眾人的反對,也要勇敢嘗試一次,不要等到無能為力才來遺憾。

Photo credit:Pixabay

追夢前的躊躇,用衝勁迎刃而解吧

劇裡追夢不順的還有采祿的朋友皓凡,因為一些變故導致皓凡的足球夢被擱下了,當他重拾鬥志準備重返球場,某日在公園訓練時遇到德出,他看出皓凡的擔心和猶豫,所以對皓凡說:「人沒有所謂完美準備好的時候,就算還不夠好,也先盲目地往前衝吧!」

總是想著要等準備周全才出擊,可是真的有準備好的時候嗎?所謂「完美」的狀態,難道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才慢慢摸索出來的?與其猶豫不敢往前,不如放膽向前衝,只有向前一步了,才能看見更多,知道哪裡不足,哪裡要改進,這些都是留在原地不會知道的。

跌倒也無妨,人生就是邊動搖邊向前走

比起懷抱夢想、有明確目標的人,德出的孫女恩浩或許才是更貼近大眾的角色。亞洲社會的升學壓力,無一不是在告訴我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只有努力學習考上好學校,人生才會璀璨明亮,可是這一切的終點究竟在哪呢?

「我上國中、出國、上大學的時候,你都跟我說只是個開始,要我打起精神來,但為什麼沒有人跟我說有一個結束?」恩浩對父親說的這段話,不僅喊出自己內心長久以來的疑問,也說盡許多人心中的無奈。

幸好恩浩的身邊仍有許多關心她的家人,在她找上司質問為何給她不公正的評分後,隔天爺爺告訴她:「在人生路途上不跌倒是很好,走康莊大道多棒啊!不過,跌倒也沒關係,膝蓋破了皮也不會怎樣,這不是妳的錯,妳撐過去了,也大聲頂撞的很好,妳昨天真的很棒!」誰都想一路走得平坦順利,可是人生本來就會遇上大大小小的困難,跌倒擦傷都是尋常不過的事,當妳撐過去了,才會發現一切都是自有安排。

除了爺爺的鼓勵,恩浩的小叔叔聖官,更是以自身經歷給出忠告:「人生就是得這樣邊動搖邊向前走,你得靠你自己的力量向前走。」身為醫生卻選擇拋棄人人欽羨的工作職位,所有人都不能理解,而恩浩卻在聖官身上看到不一樣的思維。如果人生的動盪是必然,無論身在多高的位置都會迷茫,那麼就靠自己的力量,慢慢摸索找出答案吧。

Photo credit:Pixabay

別忘記因夢想而幸福的自己

「就算你以後忘記這一切,我希望你千萬別忘記這件事,別忘了沈德出曾經跳過芭蕾,還有你曾懷抱過夢想。」

這是德出最後錄給自己的話,就算有天已經記不清所有事,也千萬別忘了,那個曾經因夢想而感到幸福的自己。漫長的居家防疫期間,我們有更多跟自己相處的時刻,想想自己曾懷抱的夢想,不管是否正走在夢想的路途上,你還記得自己什麼時候最幸福嗎?一如德出爺爺說的,人生只有一次,而我們無論何時開始都不晚。

Photo credit:Pixabay

文章轉自聯成電腦知識專欄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928

聯成電腦分享:線上會議不卡關的6個小眉角

文、Shannon Lai

近日隨著本土確診案例激增,為避免上班族群接觸頻繁,增加群聚感染風險,不只大眾運輸減班降低運量,政府也呼籲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讓不少企業紛紛啟動居家辦公、遠距工作。
對於這波比去年更嚴峻的疫情,各家公司皆是人心惶惶,畢竟相較國外已遠距工作多時,許多國內上班族都是第一次面臨居家辦公的情況。

既然是遠距辦公,在彼此見不到面的情形下,視訊會議成了同事間溝通的橋樑,可是比起在公司,大家會議室裡坐下能夠立即討論,線上會議要注意的眉眉角角,可不比在公司開會來得少。

眉角1、事先通知會議時間,提前stand by

已經開始居家辦公的人,肯定對每次視訊會議開始前,光要等全員上線就要耗上半天的狀況不陌生,若你是會議召集人,建議在公告線上會議時間時,即以文字清楚列出此次會議的討論重點以及議程,並在會議前30分鐘提醒大家準時參加會議。
若是參與會議者,可以提前上線,確定網路順暢、麥克風等硬體設備都沒問題,如果有時間就再瀏覽一下這次要報告的內容。

眉角2、鏡頭前的形象很重要

在家工作一般都不會打扮,但要參加公司會議,至少也要穿戴整齊,總不能穿著睡衣蓬頭垢面就上線開會。除了自身形象要注意,背景燈光和環境音也是視訊會議裡重要的一環,好比如果房間太暗,只有電腦的光打在臉上,這樣畫面看起來可能有些驚悚,而周遭的環境音,像是最近宣布學校停課,家裡如果有小孩,就要避免小孩玩鬧的聲音傳進視訊會議裡。

Photo credit:Pixabay

眉角3、上線後介紹每位參與成員

當大家都上線到齊,會議召集人簡單問候過,便開始逐一介紹此次參與會議的人員,讓被介紹者跟大家打聲招呼。這樣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是很必要的,因為這不僅是對與會者的一種尊重,也可以在一些有外部廠商與會的會議裡,讓大家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對彼此有粗淺的認識,不致產生誤會,並且有助於建立雙方的信任感。

眉角4、確認文件內容是否一致

視訊會議前可能會先拿到一些相關的報告,建議在告知大家會議時間時,一併提供相關文件,若之後有更新內容,則在會議開始時,先與大家核對文件版本,避免大家看著不同的內容,造成溝通上的誤會,雖然只是個小動作,卻能強化大家溝通的效率。

Photo credit:Pixabay

眉角5、移開視窗降低鏡頭恐懼症

隨著居家辦公的日子拉長,視訊會議是有增無減,對於有鏡頭恐懼症的人要怎麼辦?視訊軟體《ZOOM》創辦人袁征提出:「如果遇到非得要視訊的會議,可以把視窗移開!」也就是說視訊會議開始打開鏡頭後,你可以點開別的視窗,避免直視螢幕上自己或別人的臉,這樣有助於降低鏡頭恐懼症所產生的焦慮狀況!

眉角6、快速溝通最重要,不需拘泥「面對面」形式

以前辦公室舉行會議都是面對面的談話,但到了遠距辦公的時刻,是否真的需要每件事都打開鏡頭,召開線上會議來執行?對於這個問題,《ZOOM》的創辦人袁征也提出他的見解:「如果只靠『通話』or『電子郵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其實不需要勞師動眾點開視訊!」因為有效的溝通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而非「面對面」的形式。

疫情肆虐下,幾時可以恢復到往昔生活,沒人有答案,我們只能靜心以待,做好力所能及的防疫工作,居家辦公,如常生活,結束工作後就多跟朋友、家人用電話或線上聊聊,做彼此的心靈支柱,一起等待這場疫情消停。

文章轉自聯成電腦知識專欄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911

學會優雅說不,拒當職場苦主-聯成電腦

文、Shannon Lai

你有說「不」的勇氣嗎?

當遇到同事推工作、主管提出無理要求,要你做無關職責的外務時,你會選擇勇敢拒絕,還是悶聲答應?這樣的抉擇,在職場打滾多年的你肯定不陌生,尤其是在新人時期,對周遭一切還在摸索階段,你固然不想配合這般不合理的要求,卻深怕要是拒絕了,是不是就會和大家關係疏遠?

回想還是職場菜鳥的時候,動輒被叫去做和自己職責毫無相關的工作,舉凡跑腿、訂餐、整理表格之類的瑣事不勝枚舉,但顧忌辦公室裡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儘管內心不愉快,仍是努力完成所有的交辦事項,如今回頭看,當時身為菜鳥雖然有配合度、有效率,卻是一個沒有判斷力的人。

來者不拒的濫好人並不會成為好人,而會成為苦主,因為肩上的工作只會越積越多,進而影響個人工作表現。但是除了外人影響,其實裡頭也有不少自己的因素存在,假如想破解職場苦主宿命,那就要學會優雅說不的訣竅!

1620820341
Photo Credit:Pixabay

同事

▶ 方法一:分工合作比較快
辦公室裡就像是一個小型社交圈,我們總會害怕自己的一舉一動會引來側目和非議,於是當同事將自己的工作推到你面前,因為害怕拒絕後就無法融入大家,只得硬著頭皮答應…,相較於直接拒絕,其實換個婉轉一點的方式,清楚告知自己尚有未完成的工作,和對方討論你可以協助哪個部分,既能向同事釋出善意,自己也無需一肩扛起所有的工作責任。

▶ 方法二:給對方時間表
前面會說無法拒絕別人就會成為職場苦主的原因,即在於苦主最後總是會本末倒置地將他人的工作擺在自己之前,等完成了其餘工作,自己的工作才正要開始。所以當同事要將他的職責推卸給你時,首先你要衡量自己的工作狀況,確保自身的工作能按時完成,才能有餘力支援其他。建議你可以告訴對方手上進行的工作還要多久才能告一段落,待自己的工作完成再過去幫忙。

1620820357
Photo Credit:Pixabay

老闆

▶ 詢問工作優先順序
同事之間尚能婉轉拒絕,若對象換成老闆又該如何呢?最恰當的辦法就是將主導權交給對方,告知上司自己手上正在進行什麼工作,若要接下臨時加派的工作任務,勢必會影響到原先的進度,請老闆評估兩者的優先次序,避免和老闆的認知不同,而誤會你的工作態度不積極。

▶ 釐清工作內容
如果你遇上的是天馬行空、隨意拋想法給下屬去執行的老闆,關於這個工作,通常對方也不曾細想,禁不起仔細推敲,若你不想被老闆的一時興起,牽著鼻子走白忙一場,第一步就要先跟對方釐清工作內容、動機、目的,千萬別一口答應把主導權攬到自己身上,而是扮演一個聆聽、和老闆一起討論的角色。

1620820369
Photo Credit:Pixabay

▶ 增加自己的工作意願
假設面臨實在推遲不了,自己又不大樂意承接的工作,那麼建議你試著跟老闆交換條件。比如:為了要籌備活動,接下來的幾個假日都得去公司加班,於是你跟老闆請求等活動圓滿結束,放你幾天假好好休息。既然是非做不可的工作,要讓自己更積極地去完成,自然是要增加自己的工作意願了,讓工作效率直接提升!

學會說「不」,並非讓你置身事外,對同事的求助袖手旁觀,而是清楚認知我們無法越過自己的職責,無止盡地總為別人付出。留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接受自己不可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你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才是第一也是唯一重要的事。

文章轉自: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897

女力,職場最溫柔堅定的力量-聯成電腦

文、Shannon Lai

當時光更迭來到現在這個處處強調男女平等的時代,古時那種「男性至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已然悄悄被扭轉。不僅是東方社會,前幾年由美國好萊塢發起的「#Me Too」反性侵性騷運動,得到各地的響應,更是證明如今女性意識抬頭,越來越多的女生願意挺身而出,捍衛她們自身的權利。

但即便如此,女生在職場環境中,仍是時時面臨著各種大大小小的挑戰,裡頭藏著不同的委屈和刁難,讓許多女性在職場的道路上,走得相當艱辛。不同於傳統女子只為一家人張羅柴米油鹽醬醋茶,現代女性渴求自身能力獲得認可,盼望衝破性別認同的藩籬,實現自己的夢想。而這一路又要經歷過多少次的跌跌撞撞,才能讓自己走進眾人的視線,讓自己的能力被大家看見呢?

職場小綿羊時期:懞懂又慌亂

前面提到的「#Me Too」女權運動,許多當事人站出來控訴的對象即是職場上的上司或前輩,對於剛入社會的年輕女孩來說,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仍是懞懞懂懂,面對職場性騷,多半處於慌亂和恐懼之中,既不懂如何捍衛自身權益,也害怕把事鬧大就得面臨失去工作的可能,因而使這樣卑劣的職場行為不停發生。

職場女強人時期:一展長才不容易

然而當年輕女孩漸漸熟悉職場生態,想要展現自我的時候,才發現有才能卻不見得能找到可以接納她的舞台…男女有別,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如果以此為由,讓有能力的職場女型蒙受性別歧視就相當不妥了,好比生理假就是一個例子。

關於生理痛想必大多數女生都曾切身體會,在妳痛到臉色發白,四肢無力,站都站不穩的時候,要集中精神處理工作談何容易?於是,當妳抱著肚子要去請生理假時,某些主管卻對妳一陣冷嘲熱諷和投以懷疑眼光,妳不禁想問為何自己要承受這些?所以即便有生理假,妳心裡卻知道這假請不得…

1618397659
Photo Credit:Pixabay

職場孕媽咪時期:人生大抉擇

經過一番努力,妳終於在公司站穩腳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但妳卻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在這低生育率的時代,能夠孕育新生命,著實是鼓舞人心,可是妳卻開始對未來感到茫然,不是妳不歡迎住在身體內的小傢伙,而是妳想到公司為了節省產假、育嬰假相關的人事成本,對於懷孕女性有著差別待遇。

此外,許多人在請了產假、育嬰假之後便難以重回職場,因為即便仍在上班,身為女性仍然肩負著大部分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責任,幾度衡量之下,很多人便選擇了放棄工作回歸家庭。

職場媽媽時期:蠟燭兩頭燒

如果在這些糾結之後,妳選擇待在職場,那麼恭喜妳晉身成為職業婦女!從妳還是一個初入社會的小女孩,到如今成為一個職場媽媽,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做出無數個艱難的決擇,才走到了這裡,可是這卻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戰場,因為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真的真的太困難了。

妳無時無刻都在做著揪心的選擇,是否要提早進辦公室準備上午的會議,而放棄送小孩上學?今天是否要在公司加班,拿錢給孩子解決晚餐?當妳無法兩邊兼顧之時,內疚、自責的負罪感都會向妳襲來,沒有人能告訴妳,怎樣才能兩全其美…

1618397788
Photo Credit:Pixabay

女力: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不同於男生個性上的直來直往,女生身上特有的敏銳觀察力和包容力,能為職場氛圍帶來好的化學變化。因此,如果你是女性,遇到職場上的不公對待,別妄自菲薄,妳絕對值得擁有那些權益,但是記得妳得勇敢爭取;如果你是男性,則請拿出尊重的態度,公正看待女性在職場上的表現,這將會為你帶來更多一起為事業打拼的好夥伴。

看完女生在職場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是不是忽然對身邊的職業媽媽肅然起敬了呢?在這母親節的前夕,若你身邊有職場媽媽,想想看她們是如何一路闖關,緩緩前行才到達這裡,請為她們喝彩,不要吝於給予她們鼓勵!而如果妳就是職場媽媽本人,請跟妳自己說聲:辛苦了,往後也要繼續帶著這股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前行!

文章轉自: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882

職場樂活最重要的是點滴日常-聯成電腦

文、Shannon Lai

從求學時期開始,師長和家人對我們的殷殷期盼,都在告訴我們要做個有志向的人,這通常與我們謀生的職業相連,所以人生便常常以此為起點向外延伸,立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薪水要多少以上,要怎麼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什麼時候要升上主管,幾時要買車、買房,幾歲結婚生子…

然而當有一天我們拼盡全力終於完成目標,想起一路為了完成夢想而拼命追趕的日子,那些沒有好好感受生命的每個當下,卻突然悵然所失,沒有完成巨大成就的喜悅,反倒是覺得自己失去了什麼更重要的東西,但人生若拿掉「志向」,沒了達成目標的成就感,這樣的人生還有意義嗎?

2020年末上映的《靈魂急轉彎》,即是這麼一個探討生命意義的故事,劇情講述主角喬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擔任鋼琴手在爵士樂團中演出,可是當他終於得到跟知名爵士樂手桃樂絲同台表演的機會時,卻在路上發生意外,於是千方百計地想要挽回一切回去完成夢想,但偏偏碰上了與喬大相徑庭的厭世靈魂22號,於是一場尋找生命意義的奇幻冒險就此展開…

每個夢想的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

主角喬的媽媽一向反對他的音樂夢,在她的觀念裡,做音樂就是一條辛苦又不切實際的路,不僅是家人的不支持,旁人對於他的夢想也是嗤之以鼻,好比理髮廳的客人,聽到喬終於美夢成真仍是冷嘲熱諷,所以當時靈魂住在喬的身體裡的22不以為意地說道:「有些人只是想透過批評別人來掩飾自己沒有達成夢想。」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其實那些看似瞧不起傻傻追夢、對他人夢想嗤之以鼻的人,內心多半是羨慕著別人,並且對自己不能和別人一樣努力為夢鄉拼搏一次感到自卑,所以只能透過嘲諷別人來讓自己的內心平衡一點。

1615988780

圖片來源:pixabay

人生的意義≠巨大的成就

費盡千辛萬苦,最後兜了一大圈後,喬終於如願登上夢寐以求的舞台,並且獲得滿堂彩,可是他卻在表演結束後悵然若失,「我為這一天等了一輩子,我以為這一切都會不同,但是好像也沒什麼不一樣。」

這讓我想到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有位學長在大二即考取了公職,可是放榜後卻不見他開心的樣子,因為一切好似沒有像他以為的,在上榜後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化,而為了準備國考捨棄和同學在大學裡多采多姿的生活,他後來也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得到還是失去了…

為什麼人會在完成夢想後反而陷入迷惘?那是因為我們總會將一些身外之物賦予太大的意義,過於期待結果,最後才發現成功後的日子依然如常,原來人生的意義從來不是由最後的結果而定,而是在過程中,每個努力又謹小慎微的片刻成就了如今的我們。

火花不能定義你的人生

如前所述,主角喬一直深深相信做音樂就是他的天命,只有登上舞台,他的人生才是圓滿,音樂就是他生命中的火花,是他活著的意義所在,但是在靈魂先修班裡,靈魂導師卻說:「火花不是活著的目的。」的確,火花會讓你感到興奮、悸動,讓你殷切盼著完成夢想的那天,可是這些卻不能定義你的人生。

火花雖然能讓你的生命閃閃發光,但一個人的價值卻不是由它來決定,當努力過後,即便沒能抵達終點,你也依然能被愛、被接納,所以要是為了找尋火花而錯過那些美好的生命歷程,豈不太可惜了。
1615988939

生命的美好不在他方,而在那點點滴滴的日常

當完成了期待已久的表演,喬沒有感到愉悅,反倒是被一陣莫名巨大的失落籠罩,那時樂手桃樂絲對喬說了一個故事:「小魚問大魚,我想尋找海洋,大魚說,你已經在海裡了,小魚卻說,這是水,我找的是海洋!」

生命中最美好的往往不是那些竭盡心思的追求和慾望,當眼中只剩下目標,就會看不見最珍貴的,即是那日復一日的日常,成就生命的就是這樣瑣碎又不可或缺的生活點滴,生命的美好從來不在遠方。

文章轉自: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871

玻璃心是你最好的職場護身符-聯成電腦

文、Shannon Lai

你是高敏感人嗎?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中提到,這世上每5人中就有1人是「高敏感族」,他們對內在、外在的刺激極其敏感,經常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容易因為一些別人眼中不起眼的小事而被挑起情緒。

不只是情緒敏感,舉凡想太多、同情心氾濫、容易自責、過度追求完美,都可算是「高敏感族」的特質。雖然有人將這些特質戲稱是「玻璃心」,一碰就會碎,但這樣的高度感知能力,背後卻是強大的察言觀色能力在運作著,若能好好善用這樣的高敏感天賦,便是最強大的職場護身符。

 

同理心:讀心識人的專家

通常高敏感人皆有著高度同理心,他們身上就像是裝著超強情緒雷達,比起一般人更容易接收到旁人的情緒起伏,因此可以輕易地將自己帶入對方的角色,綜觀整件事的脈絡,然後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而這正是職場上最需要的能力之一。

職場上我們總是需要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人,A經理個性急躁且主觀意識強,B組長個性猶豫無法輕易下決定,C同事做事一絲不苟最討厭投機取巧…但如果你是高敏感人,運用你的同理心,很快便能摸索出與這些人的相處模式,並且避開雷區留下好印象。

因為你能輕易察覺對方心情,讀懂對方需求,所以你知道跟A經理提建議時要先順著他的話說,然後千萬別在他忙碌的時候提出質疑;與B組長開會要做決策的時候,會懂得幫他總結重點,提供他更清晰的方向;和C同事共事時,一定是按部就班,工作事項上有任何的變動一定會記得先跟他商量,以上這些都是敏感細心的你才能做到的。

 

想像力: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然而,因為高敏感人容易多愁善感,很難適應職場的瞬息萬變,往往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就像我一位朋友自大學畢業後,輾轉換過幾份工作,每間公司待的時間都不長,箇中原因即是天性敏感,總是將許多事擴大解讀,內心小劇場是一齣接著一齣,每天都是受盡煎熬…

但是,高敏感人如果把這樣卓越的想像力,只用在把自己設定成受害者的角色自怨自艾,那就太可惜了。因為,豐富的想像力同時也代表著不凡的創造力,正是如此,許多的文人、藝術家都擁有著這樣的高敏感特質,他們將富足的精神生活,還有善感產生的情感投射,都化作了撼動人心的作品,留給世人最深的感動。

 

想太多:職場趨吉避凶的護身符

而豐富的想像力也使高敏感人對自我有著高度要求,周遭氣氛一不對勁,就會開始自責,擔心對方是不是在對自己生氣,承受著莫大的壓力。因而有人批評他們想太多,卻忽略了能夠靈敏地觀察到別人狀態,這是多難得的一項才能,職場上若想趨吉避凶單靠這點就已足夠。

但是,當高敏感人察覺到對方不悅,在玻璃心作祟之前,能不能先試著去溝通呢?講到這,高敏感人可能又要陷入更大的恐慌,可是請先冷靜下來,所謂溝通並不是去爭吵,更不是企圖改變別人,重點在於告訴對方「你的想法」、「你的需求」,不用害怕表達拙劣,你只要努力讓對方知道「你是這麼想的」就好。

人與人之間想法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無須害怕說出內心話會引人側目,反而是說出彼此內心所想,了解對方的態度和顧慮,如此才能找到達到雙方共識的平衡點。

擁有玻璃心的高敏感人,當你願意鼓起勇氣重新認識自己的天賦,就能更好地發揮這些特質所賜與的職場優勢,你的細心體貼,都將與他人建立起更深層的關係,讓你在未來的職場路上走得更舒坦。

文章轉自:https://www.lccnet.com.tw/lccnet/article/details/1864